生產服務貫穿於企業生產過程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環節,分佈於“微笑曲線”兩端各領域。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引領製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對於我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為更好推動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大力促進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經省政府同意,《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關於加快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於近日印發,可在省經信委網站上查詢。
  8日,省經信委組織省內工業設計、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有關領域專家召開座談會,為廣東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脈問計。
  政策解讀
  2017年建立功能完備的高效生產性服務業體系
  《意見》結合廣東實際,分為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工作重點、保障措施四大部分,對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進行了全面闡述,為今後一段時期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一、突出指導思想,更加註重產業發展的融合性。
  《意見》指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通過“兩化融合”引領帶動,促進工業、信息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協同發展。加快整合生產性服務業資源,創新生產性服務業模式,構建生產性服務業體系,促進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二、指明發展方向,更加註重產業發展的前瞻性。
  《意見》強調,促進製造業服務化,促進服務業製造化,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和服務化融合是全省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導向。製造業服務化是拓展優化製造業產業鏈條、促進製造業從以產品為中心向服務增值延伸的有效手段;服務業製造化是實現精準生產和精確製造的有效途徑;工業化、信息化和服務化融合是促進工業、信息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有效舉措。
  三、找準關鍵環節,更加註重產業發展的科學性。
  《意見》明確,現階段應重點發展工業設計、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服務外包和品牌建設等七大任務。這七大任務是關鍵環節,也是薄弱環節;重點發展這七大任務能有效解決當前全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對製造業發展也能起到杠桿作用。
  四、落腳重點工作,更加註重產業發展的可行性。
  《意見》提出,當前重點開展對外開放和交流合作、投資引導、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建設、產業聯動、工業設計引領、物流信息化應用、企業上網觸電、信息消費促進、節能示範推廣、骨幹企業培育等十項工作。十項工作是七大任務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做好這十項工作能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推動全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五、措施保障有力,更加註重產業發展的實效性。
  《意見》要求,要著力從加強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組織領導、服務指導、基礎研究、人才培育和保障等四大方面,全面優化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環境。
  專家建言
  從戰略高度認識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重要性
  華南理工大學研究員李冠霖: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作為全省製造業和信息產業發展的主管部門,積極把握製造業轉型發展的新要求和信息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從戰略高度認識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的“三業協同”“三化融合”模式,在全國具有領先意義和引領作用。
  一是要推動工業、信息產業、生產性服務業“三業協同”發展,一方面促進製造業服務化,另一方面促進服務業製造化。支持服務企業通過消費需求大數據分析,推廣個性化、多樣化的以銷定產模式,實現精準生產和精確製造。二是要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和服務化“三化融合”。推動信息技術應用於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成果應用於工業和信息產業。
  暨南大學教授陳海權:
  目前,我省處於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新時期我省生產性服務業要為提升產業競爭力提供支持,促進廣東製造向廣東創造轉型。
  一是要樹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新理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需要關註的兩大核心問題在於供需問題和服務供應鏈整合問題。
  二是圍繞“微笑曲線”兩端展開服務創新,推動供應鏈一體化。要促進廣東從“生產製造中心”向“國際採購中心”和“研發設計中心”轉變。
  三是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催生一批服務業新業態。今後廣東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要推動“三個雙融合”和“三個創新”,即製造與服務、傳統與現代、線上與線下雙融合,以及聚合、產融和集群創新。
  四是要發揮資本的力量,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廣東省生產服務業促進會會長潘敘迭:
  《意見》要求對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制定建設方案,培育一批省級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使其成為全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為了落實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建設,下一步應制定建設省級功能區的方案,包括建設目標、內容、標準、規模等等,以省級功能區引領一批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以生產性服務業集聚推進“兩化融合”。
  重點應考慮四個方面:服務功能集聚化,服務對象清晰化,服務水平高端化以及建設模式多樣化。根據製造業產業的佈局,建設多種模式的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
  一是綜合服務功能區,要具備多種服務功能,包括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等。二是產業集群服務功能區。三是產業專業服務功能區。四是商務服務功能區。
  “設計+製造=未來”
  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秘書長胡啟志:
  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產業變革正在逐步由過去的“發展驅動創新”向著“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在這樣一個轉型過程中,“設計驅動”將成為最重要的轉型模式之一。“設計+製造=未來”,這是我們對廣東製造、中國製造轉型升級路徑的思索與回答。這裡的“設計”,是走在產品和服務的前端、擔當系統整合者角色的“設計”;這裡的“製造”,是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個性化、數字化生產模式,只有這樣的“設計”,加上這樣的“製造”,才有廣東製造的“未來”!
  在這個“設計+製造”的創新體系中,設計與製造並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要將“設計”嵌入到“製造”里,使創新設計成為智能製造的基因,企業的設計中心應該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主導作用。
  廣東省高教藝術設計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紅石:
  談及工業設計,我想特別強調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國際化的問題,要以“省長杯”為突破口,讓“廣東設計”走出去。“省長杯”在國內已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省內企業和專業機構參賽積極性提高,優秀設計不斷被遴選出來,參賽作品水平逐屆提升。這既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是一個“省長杯”尋求突破的機會——讓“省長杯”以“廣東設計”的整體形象在更大範圍內亮相,讓廣東設計成為中國原創和中國文化的代表,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的發展和進步。
  為此,我們應該鼓勵和支持“省長杯”歷屆獲獎優秀作品以“廣東設計”的整體形象參展倫敦百分百、米蘭設計周等國際頂尖設計活動,使“廣東設計”的集體品牌在國際設計組織中占有一席之地。
  廣東工業大學教授楊向東:
  我認為工業設計要與產業融合發展。在這一點上,我特別關註文件中“鼓勵”二字。初期對設計服務外包的政府政策鼓勵,可以是經過相關機構評估後對積極開展產業轉型升級和新產品開發企業用於設計外包服務的資金支持、稅收減免等,以後可以逐步過渡到對成功開發的產品或成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企業的重獎。我相信經過一輪上述鼓勵企業外包設計服務政策的具體落實和實施,廣大中小企業對設計的興趣會更大,工業設計對產業轉型升級、企業新產品研發的促進作用會更加顯現它的魅力。發展到一定時期,再經過媒體的宣傳,設計將成為企業積極主動的自發行動,政府政策的引導作用就達成了。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前景廣闊
  中山大學教授謝康: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主要有兩個階段:一個是之前的社會服務專業化,另一個是現在的龍頭製造企業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
  當前,中國互聯網企業第一次和世界製造業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應該認識到,只有世界級的生產性服務業才可以支撐世界級的製造業,中國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面臨著歷史性的機遇。
  因此,應把握兩個新趨勢:一是傳統製造業企業融合互聯網的全面變革,二是移動互聯網從消費端轉移到生產端的融合。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周浩華:
  自從3G、4G移動互聯網絡和智能終端、手機逐漸推廣應用,突破了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的瓶頸,移動電子商務的交易額和應用範圍就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統計顯示,全國2014年移動電子商務交易額約7000億元,和2013年相比增長了4倍多。對比全球2012年移動電子商務116億美元的交易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在世界處領先位置。
  不僅如此,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目前蓬勃發展的勢頭良好,前景非常廣闊。一方面,移動互聯網使用人數和網絡帶寬均在不斷增加,網速加快,移動電子商務快速增長。截至2014年1月,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8.38億人,加上智能終端和手機功能不斷改善以及大幅降價,都為移動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準備了條件。另一方面,我國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範圍不斷擴展,未來將不局限在網上購物,將會擴展到金融業務、保險業務、網上交費、旅游、飲食等方方面面,成為百姓不可缺少的生活助手。可以預見,移動電子商務的電商以及商務服務業,將迎來商機無限的大發展。
  廣東省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程曉:
  “廣東省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核心服務平臺、基礎服務平臺、運營支撐平臺,公共服務平臺門戶依托三大平臺實現一站式個性化服務。目前,建設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截至目前,已經研發建設廣東省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門戶網站,作為各個信息服務子平臺的統一入口。同時,完成數據服務平臺、信用平臺和營銷服務平臺3個功能子平臺的建設,提供包括多層次、多方面對各行業的商業實體信息資源進行釆集、整理、分析和綜合;以及為會員企業提供面向國際市場的品牌策劃和推廣、公共宣傳、市場推介等的服務。
  與此同時,包括用戶管理系統、網絡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系統的運營支撐平臺正在加緊研發建設之中,相關工作預計將在2015年12月完成。
  專家建言
  提高製造業與
  物流業聯動效率
  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徐印州:
  有效需求不足是物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而製造業與物流業“兩業聯動”,不僅可以開拓物流業的有效需求,促進物流業的發展,更可以提升製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實體經濟穩定增長。
  為了更好地提高“兩業聯動”的效率,要科學地促進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製造化,進而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和服務化融合,同時促進製造業從以產品為中心向服務增值延伸。鼓勵製造業外包非核心業務,增加物流的有效需求。
  具體來說,現代製造業的發展對物流服務的及時性、安全性、經濟性等要求越來越高,對物流企業的信息化與經營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物流企業不能停留在只提供倉儲、運輸等低層次物流服務,要主動滿足現代製造業物流外包的高層次需要。
  因此,必須大力發展能提供高水平服務的現代物流企業,培育能滿足製造企業物流服務需求的市場供給主體。這就要求物流企業必須樹立基於供應鏈的現代物流理念。物流企業應深入瞭解製造企業供應鏈產銷模式和物流模式,從採購、運輸、倉儲、配送等環節向供應鏈管理的各個環節滲透,實現服務創新和技術創新,針對製造企業不同層次的物流需求,有針對性地解決供需協同發展問題,為製造企業優化物流管理提供方案設計、組織運籌及實際操作等綜合服務,以更好地滿足製造企業的物流需求。
  廣東省現代物流研究院執行院長曾亮兵:
  我省要推進現代物流載體建設,就應從五個方面多管齊下培育物流骨幹企業:
  一是建立省、市、縣三級物流骨幹企業培育機制,加強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在龍頭骨幹企業培育中的協調工作。
  二是依托重點產業集群,推動物流企業協作和聯盟,制定集群物流企業協作和聯盟標準,鼓勵物流企業提供一體化物流供應鏈服務,建設開放的供應鏈服務信息平臺。
  三是充分發揮政府政策和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和支持大型優秀物流企業通過資產劃轉、增資擴股、加盟連鎖和委托管理等方式對中小物流企業進行兼併整合重組,並爭取培育一批大型物流骨幹企業。
  四是完善骨幹物流企業聯繫制度,建立物流骨幹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及時瞭解聯繫企業在物流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給企業以幫助。
  五是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的作用,選擇條件相對成熟的物流骨幹企業開展信用建設試點。
  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鷹:
  南方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第一批23個對接項目2014年7月8日正式啟動,涵蓋電子政務、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商品溯源、IT基礎服務等方向。目前,第一批對接項目已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初步經濟成果,平臺已經實現與貴州、香港、新加坡、歐美等國際平臺的信息互聯互通。
  建議一是儘快啟動第二批應用示範接入,覆蓋泛珠三角的企業和物流園區,進一步推廣平臺應用。二是加快泛珠三角節點接入,將該平臺建成廣東省國家級商貿流通樞紐,能夠充分發揮廣東省商貿龍頭和交通樞紐作用。三是加快平臺運營公司組建,啟動該平臺的市場化運營。
  可以預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對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意義重大,建議我省積極開展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平臺建設可以通過廣泛接入,積極應用,建設一批應用示範項目,並由政府牽頭,市場運營,完成運營公司組建。
  推動信息技術服務,
  節能環保服務及品牌建設
  和服務外包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華南分院副院長林緊:
  從經濟發展新常態角度看,優化產業結構,發現培育工業領域新增長點,是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舉措。
  建議一是以智能製造為突破口,打造廣東製造業升級版。二是發揮我省第一大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優勢,特別是工業軟件、工業電子產品體系相對健全的優勢,支撐高可靠性智能製造發展。三是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從傳統的工業基礎設施加快向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四是加速專業化智能製造服務業發展,推動製造業向服務化方向轉型。五是著力發展自主可控軟硬件產品,促進我省電子信息、電器機械、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等九大支柱產業轉型升級。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劉岳屏:
  要推動服務外包發展,一方面是外包服務提供者要提高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就是要吸引企業購買服務。建議重點開展兩項工作:一是建立資質認證,引導服務市場規範發展。二是扶持有資質的服務外包機構。有了資質認證,也就是甄選出一批領頭羊,通過扶持這批領頭羊,帶動整個行業發展。支持措施應該包括宣傳推廣、搭建對接交易平臺,建設功能區支持聚集發展。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宣傳推廣,讓整個行業都知道這些機構,並且引導從業者開展經驗交流,相互提高服務水平;搭建交易平臺,方便企業更直接地找到這批服務外包機構。另外,還應當要支持企業購買設計服務。
  華南理工大學副研究員李繼庚:
  當前,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困擾不少。由於生產企業對待節能考核內驅動力不足,態度不主動,直接導致節能服務業企業在日常接洽合作中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為了做好節能環保服務業的發展,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做好頂層設計。具體來說,以往,節能環保主要是為了應付上級管理部門的檢查。以後,能否加大市場參與的力度,用市場的方式來驅動生產企業做好節能環保工作。這麼做有兩個好處,一方面可以減少政府與生產企業之間的衝突,另一方面讓節能環保服務業與生產企業之間真正互動起來。
  廣東省傢具協會會長王克:
  從傢具行業來說,我認為接下來應當推動傢具設計、研發服務、知識產權服務外包,促進業務向規模化、高端化方向發展。繼續組織傢具製造、流通企業參與“中國馳名商標”“廣東省著名商標”“廣東名牌產品”申報、評審工作,鼓勵傢具企業制定品牌發展戰略,明確品牌發展目標,開展品牌營銷策劃和品牌價值開發。
  同時,支持骨幹企業創建廣東優質製造集合品牌,以品牌引領消費,帶動生產製造,提升企業知名度、商譽度和競爭力。還要加大培育骨幹企業力度,大力開展生產性服務業示範工作,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骨幹企業。支持重點培育的生產性服務業骨幹企業開展股份制改革,通過併購重組做大做強和上市融資。
  整理:肖文舸 蘇力
  編輯統籌:李勁  (原標題: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主動適應新常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72shkj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