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見習記者範天嬌
  “國保”單位漢代王陵墓地,被盜墓團夥覬覦已久;明代抗倭將領阮鶚之墓,墳冢、石雕損毀嚴重;同為明代大將的“黔國公”,墓前被開墾成了玉米地……
  近日,《法制日報》記者經過走訪和調查發現,安徽省內部分“國保級”、“省保級”野外文物現狀令人擔憂。安徽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有關負責人分析,地理環境限制、人力資源不足、維護經費緊張是野外文物保護需要剋服的三重困境。
  王陵墓地被盜墓者覬覦
  被評為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六安漢代王陵墓,在2007年8月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又升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就地保護,國家重點工程合武高速鐵路建設特意為它“讓道”。
  然而,因為規劃、資金等問題,王陵墓地保護工程一度停滯不前。更令保護人員擔憂的是,墓地因名聲在外還長期遭到盜墓賊的覬覦。
  “近兩年,六安漢代王陵墓已經發生了5起盜墓事件,所幸的是,全都有驚無險。”六安王陵管理所所長徐明飛說。
  去年10月,在文物部門配合之下,一個攜帶高科技探測儀器的盜墓團夥在下手前被警方一網打盡。就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還有疑似盜墓人員來到墓地周邊踩點,被村民撞見後匆忙逃離。
  “盜墓賊一直沒有得手,是因為巡查員責任心比較強,附近村民參與保護意識高,有兩起盜墓事件都是村民及時發現的。”徐明飛說,因為盜墓事件頻發,巡查人員有些擔心自身安全。市文物管理局爭取財政資金給他們每人買了一份人身意外險,但還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阮鶚棺木曾被打洞拖屍
  明代著名抗倭將領阮鶚死後受到皇帝賜祭葬的禮遇,他的陵墓位於安徽省樅陽縣藕(音)山鎮,1998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進入墓園,記者看到神道左右兩邊排列著石雕,有文臣、武將,也有駿馬、白象。只不過,這些雕像如今損毀嚴重:一個“武官”的頭顱已經不見蹤影,一個石象頭部也被“斬落”在地;還有一塊石碑被摔成了幾截,裂縫中長滿了雜草。阮鶚的墳冢也未能幸免,上面的石板傷痕纍纍,與阮鶚的輝煌功勛形成強烈反差。
  樅陽縣文物管理所負責人告訴記者,阮鶚陵墓早在幾十年前就已遭到損壞,後來又被盜墓者盯上。2003年農曆7月,盜墓者在棺木上打洞,把阮鶚的屍體拖了出來,扔在了墳冢邊上。據這位負責人透露,這是阮鶚陵墓被盜最厲害的一次。
  “後來我們採取措施把陵墓保護起來,現在已經沒有盜墓現象發生。”這位負責人說,因為維修文物要按輕重緩急“排隊”,所以阮鶚陵墓排在快要倒塌的古建築後面,至今還未開始修複。而且,修複陵墓最少要花200萬元,經費落實比較困難。
  不過,記者近日從安徽省文物局得知,該陵墓有望被納入明年的重點維修項目。
  吳復墓前被開墾種莊稼
  記者近日來到合肥市肥東縣,在當地群眾的指引下穿過泥巴路,好不容易才找到“隱居”在村莊之間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吳復墓石雕群。
  據瞭解,吳復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官封安陸侯,死後被封為黔國公。吳復墓採用東西向,墓前是一條幾十米長的神道,相對排列著石人、石虎、石羊、石馬等石雕。這些石雕錶面有不同程度的裂紋,還有部分疑似人為刻劃的痕跡。至於享堂、神牆,早已不復存在。
  記者註意到,神道前段有一塊石碑,是肥東縣政府2009年所立的。石碑上刻錄的文字顯示:保護範圍從石龜東側至墓穴兩側,直徑200米;神道石刻南北兩側各10米。石碑文字還明確了保護範圍外的建設控制地帶範圍。然而,神道周邊就緊挨著村民房屋,相距不過幾步路的距離。
  墓地被房屋環抱,墓地周邊的土地也被村民開墾。記者看到,在墳冢與神道之間的空地上,一側被村民種上了花生,另一側被種上了玉米,中間堆積著大量的樹枝樹葉。
  “在申保時,這些房屋就已經有了,所以我們只能要求不許新建。”肥東縣文管所所長彭餘江說,因為墓地夾在村子之間,對於村民占地種田的現象,管理起來難度很大。
  野外文物保護遇三大難題
  記者從安徽省文物局瞭解到,安徽省現有野外不可移動文物25000餘處,其中省保單位有708處。目前,保護工作面臨的難點主要是地理環境限制、人力資源不足以及維護經費緊張。
  “野外文物不像是館藏文物,它們的先天位置一般比較偏僻、零散,地理環境複雜,在文物保護中難度最大。”安徽省文物局文保處處長楊益峰說,為了保護野外文物,文物所在地要聘請看護員作日常巡視、管護,但有的地方在執行中並不是很到位。
  在維修保護經費方面,楊益峰介紹說,省財政去年給省保單位的維修保護專項資金大約有2300萬元,今年提到了3300萬元左右。安徽省採取項目庫管理方式,要求各地按輕重緩急申報維護項目。申報分為重點維修、日常維護、規劃方案編製三種。
  “每年大概有一兩百處省保單位申報重點項目維修,會批20到30處,每處給予50萬元到100萬元的經費支持。光這項支出就花去2000多萬元,剩下的錢平攤到其他方面,有的地方連做方案的錢都不夠。”楊益峰說,至於市縣級文保單位的維護經費,大部分地區都沒按要求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情況更不樂觀。
  探索民間力量參與文保之路
  鼓勵民間力量參與,是呼聲很高的文物保護路徑。
  “野外文物選址有歷史和文化因素,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發動當地民間力量。這樣,既能對文物進行及時的保護和修複,也可以傳承民族文化和精神。”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開玉說。
  如何搭建民間力量參與渠道?楊益峰認為,這是一個需要不斷摸索的過程。有的文保單位屬於國有,按照法律規定是不允許作為企業資產經營的,但企業投入錢,肯定希望有利益回報,這就涉及到如何處理好文物管理和企業經營關係、如何開展政府部門與企業合作、如何防止經營活動改變文物所處生態環境等一系列問題。
  黃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為探索這一路徑提供了參考。據瞭解,當地的古建築歷經時代變遷,毀壞嚴重。黃山市出台了古村落保護利用、古民居認領保護利用、古民居原地保護利用土地轉讓和調整辦理程序等7個規範性文件,形成了一個支持該工程的系統措施,探索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三結合”的方式保護古民居。
  “我們鼓勵社會力量加入文物保護隊伍之中,但這要建立在保護好文物、妥善利用好文物的基礎之上。”楊益峰說,文物管理部門正在探索這一課題,同時還將加大管理力度,加強保護員隊伍建設,並爭取財政支持,給予文保單位更好的經費保障。  (原標題:安徽部分野外文物保護現狀令人擔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72shkj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